大鵬灣周邊有數個濕地,個人認為崎峰濕地公園最具當地代表性,該濕地是利用當地魚塭所改建,同其他濕地具備淨化水質及提供生物棲息的功能,當汙水透過外層蓄水池沉澱、用牡蠣殼及廢磚塊組成物理過濾、最後用蘆葦草澤區等植物來吸收營養鹽之類的化學物質,這裡在雨季來臨時還可發揮滯洪的功能。
▲前面就是大鵬灣
▲這附近真的是人煙稀少....
▲放眼望去都是魚塭
▲抵達目的地,趕緊先把車停好
▲停車場入口處的看板註明此濕地過濾的原理
▲進入崎峰濕地公園
▲炎熱的天氣對全身長滿鬃毛的獅子很不友善(汗)
▲園內的景觀蠻單調的....
▲礫石過濾區
▲園內中央的曲橋,這是裡面稍微具有可看性的建築物
▲這裡面到處都是鳥類的糞便,顯示出鳥類經常在此駐足
▲瞭望台
▲爬上去瞧瞧
▲抵達最頂層
▲此瞭望台是該濕地公園唯一可以登高望遠的地方
▲本人在2018年12月19日下午便來這取景,很遺憾當時天候不佳再加上環境大逆光,以及現場空間不構寬廣,即使變換位置與用點測光進行拍攝,還是很難讓照片呈現較好看的樣貌,事隔超過半年,時節已經轉至炎熱的夏天,這次選了一個好天氣的日子再次前往,於是在2019年7月30日上午又抵達現場,可看出好天氣加順光跟陰天加逆光的差異,還有越遠離都市空氣污染就越輕微,天空的顏色就會越藍。
▲站在高處東看看西看看
▲從瞭望台下來隨意閒逛
▲前面是禁止進入的復育區
▲只要天氣好,照片怎麼拍都好看(笑)
▲順著外環道路返回停車場
▲準備驅車離開
從這裡周遭有許多魚塭來看,大鵬灣附近仍是以養殖漁業為主,目前附近有六座利用魚塭改建的人工濕地,崎峰濕地只是當地其中一個,在非雨季時可以處裡附近地區所產生的家庭及養殖廢水,經由過濾、沉澱、植物吸收等程序,最後再將處理過的水排入大鵬灣域,不僅能改善水質、成本低廉,還可以提供生物棲息處所;此外,在雨季來臨時還能發揮滯洪功能,降低水患的侵襲傷害。
崎峰濕地公園跟中都濕地公園等靠城市較近的濕地相比,整體規劃及維護比較簡陋些,從濕地現場有許多鳥類的排泄物的跡象來看,顯示出真的有不少鳥類駐足,據資料指出每年10月到翌年4月會有許多過境的候鳥,過境的候鳥種類有魚鷹、大杓鷸、翻石鷸、黃足鷸、濱鷸、赤足鷸等;平常可以看到的鳥類有白腹秧雞、翠鳥、紅冠水雞、小白鷺等,喜歡鳥類攝影或觀察鳥類的人可以將這裡列入參考點。
延伸閱讀:中都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