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乃是歷史所推進的縮影,也是供長輩懷念的記憶。旗山老街早期叫蕃薯寮街,伴隨時代的進步,昔往的榮景似已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而歷史人文氣息的古厝,或許也會難逃建築的改建來慢慢地吞噬舊貌。歐洲巴洛克風格所建造的房子、古早的四合院等建築都是旗山老街所擁有的在地特色。
▲先把機車停在車站附近
▲開始四處走走,順便找些吃的東西
▲準備發車
▲這種車在大街上行駛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奇妙感
▲剛好遇到另一台返回發車點
▲這些燈籠晚上應該會把老街點綴得很漂亮
▲這家枝仔冰城似乎很有名
▲大家都在排隊等著吃冰
▲先來吃碗旗山香蕉冰(45元)
▲轉個彎換條路走走看
▲接著再來吃根約半個便當大小的薯條熱狗(50元)
▲走到底是旗山中山公園
▲登上階梯前往孔子廟
▲莊嚴的大成殿
▲真想不到旗山的孔子廟居然這麼大
▲感覺旗山區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出現在這裡
▲旗山區的武德殿,可惜的是裡面已經失去過去的味道
▲最後花了130元吃到難以下嚥的沙朗牛排,吃完才知道同為夜市牛排,而萬國牛排真的是美味多了
▲長頸鹿的頭尾位置是不是那裡出錯了?
▲連馬都跑出來湊熱鬧
▲天色不早了,趕緊回家休息儲備明天出遊的體力
為何旗山老街以前會稱作蕃薯寮街呢?這種遙遠的歷史沿革,對獅子來講真的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依其現有資料顯示,相傳該地原本並無任何村落,有一位老婦人日復一日的在這裡賣著蕃薯,並且提供過路的旅人落腳歇息的處所,因此大家便給這裡取名叫蕃薯寮,一九二〇年又因旗尾山為境內最高的山,所以將此處改名為旗山街,於一九四六年臺灣光復後命名為旗山鎮,最後在二〇一〇年底高雄縣市合併,正式納入旗山區。這裡是臺灣發展較早的城鎮,日據時代因糖廠而興盛,光復後又以生產香蕉為名,進而帶動旗山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