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澄清湖是個許多人熟知的景點,但旁邊還有一座鮮少為人所知的鳥松濕地公園,該地位在澄清湖門口東側,於民國89年正式啟用,是台灣第一座以人工濕地為主題的公園,並以解說自然生態為導向,是一座典型的袖珍型濕地。這裡原本是自來水公司淨水廠的沈砂地,由於淨水廠提升設備之後就不需要沈砂地,預計在現地改建成污泥脫水廠的沉砂地,最後轉而改建成今天的濕地公園。
▲門口隨便拍拍
▲踏入濕地步道
▲警告標語
▲有人拿長焦段鏡頭在拍鳥
▲濕地風貌
▲看起來就感覺很熱的涼亭....
▲賞鳥區,牆上掛有棲息的鳥類圖片
▲轉到外面的路線
▲濕地周邊的住宅
▲該濕地緊鄰長庚醫院與正修科技大學
▲這場景感覺蠻適合拍個人寫真(筆記中)
▲鴨子要上岸了
▲這些鴨子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誤)
▲又遇到鴨子
▲鴨子整理羽毛中
▲怎麼看都覺得很好吃(大誤)
▲進入樹林
▲前面有在販賣紀念品
濕地被定義為土地永久性或間歇性的被水給淹沒或被地下水所飽和而產生的地形,在此本人並非相關專業人士,依本人超級不專業的判斷,鳥松濕地公園應該是屬於常年積水的湖泊濕地,這跟獅子之前所紀錄的洲仔濕地很類似,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會培育出許多濕地的特有植物,以及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屬重要的生態系統。
濕地具備生態淨化的作用,就如同洲仔濕地一般,只是洲仔濕地是採生態工法所築成的水體循環系統,讓蓮池潭的水先經過人工的草澤跟樹澤濕地,最後才進入到濕地的主水域中,藉由一連串淨化過程來改善水質。不過鳥松溼地公園則是傾向以解說教育為主題,用來作為自然教學用途的戶外教室。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