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街在鳳山擁有悠久的歷史,由於早期先民來到臺灣時身上家當只有些許工具,且沒有其他謀生技能,於是便在此地靠打鐵來討生活,打鐵街的鼎盛的時侯為日治昭和時期,隨著時代快速變遷,工業技術的革新,打鐵業逐漸落沒成為夕陽產業,目前僅有碩果僅存的幾家店仍延續傳統工藝。
▲進入打鐵街
▲店家所陳列的商品
▲一堆圓鍬跟十字鎬
▲土工器具
▲旁邊的打鐵工廠
▲師傅剛好在現場施工
▲手工磨刀
▲打鐵用的火爐
▲已經使用機器取代傳統手工鎚打的工作
▲砂輪機
▲古早手工鎚打的工具
▲繼續向裡面走去
▲電動鎚打設備全貌
▲這裡的店家似乎沒有什麼人潮往來
▲走到底端了,整條街大約只有一百公尺左右
▲走回剛開始的原點
▲打鐵街外的東便門
▲新技術引進讓傳統打鐵業慢慢凋零
蒸汽機的發明與改進衝擊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以蒸汽機帶動機器運轉使得產能提升,這是一種無可比擬的巨大變革。這種模式也是推進到現代,只是用效率更高的機械來替代蒸汽機的運轉,以相等的能量損耗來產生更高的效能,或達到相等的效能而只需要更低的能量需求,當然,這種進步也是一種雙面刃,機械帶動自動化讓企業所需人力減少,所需的人力減少必定產生失業率向上提升的情形,這是值得人們反思的問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