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聲音_1.jpg

  世上大概除了聖鬪士有第七感外,普通人對外界的感官認知都僅限於五感,而聽覺則是包含在五感之中。聲音從人因工程的角度來看,依品質作區別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悅耳的聲音,稱為音樂;另一種是刺耳的聲音,稱為噪音。現今社會階層兩極化的差距越來越趨顯著,由最近的政府的「油電雙漲」政策便可窺知一二,富裕家庭對於民生必需的能源供應費用調漲,絲毫沒有感覺;而對於環境較差的家庭而言,每多漲一元都是對此家庭額外的負擔。

  富裕家庭下成長的孩子,自幼從不愁衣食,較易欠缺金錢數額變化的真實感;相對於在較差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每天必須張羅一切生活大小事,終日都要看錢的臉色度日,這兩種情形看來顯得格外的極端。欲讓社會階層要做快速的流動轉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靠「教育」來做改變,在台灣現階段「一綱多本」的制度下運作的教育體制,環境不好的家庭可能連孩子的營養午餐費都繳不出來,既然連吃飯錢都付不起,那要如何籌措購買多本教科書的錢?更何況家庭富裕的孩子可以請名師來指導功課或補習,形成基礎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導致教育甚至變成捍衛富人自身權利的最佳武器,環境不好的家庭由於可用資源較為匱乏,變成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累積向上的能量。

  過去農業社會窮苦人家的孩子只要肯苦讀,經過十幾二十年後成果展現便可連帶改善家中生活,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雖然有人做了不好的示範,但只要累積的能量夠,三級貧戶的孩子也有機會在未來當總統,這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在一綱多本教育體制下無疑更是讓窮苦人家的環境雪上加霜。這裡所指的兩種聲音不是音樂或噪音,而是貧窮人家的悲泣、痛苦、對於大環境無奈的聲音;跟富裕人家已經擁有眾多優勢,但還想要奪取更多東西的聲音,兩者形成的強烈對比,同時也顯現出社會階層的分級,希望政府真的能仔細聆聽百姓們的心中的吶喊,要讓人民能過好的生活,而不是抱持像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態度。

  孟子所講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時候深深感覺這只是安慰人心的話語,每天仍有許多底層的人們努力為生活打拼,為了只是圖個溫飽而已,卻絲毫沒有受到社會的重視及該擁有人性尊嚴。

簽名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みずがめノ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